小兒腹瀉的有效應對方法有哪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書奇 1172分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嬰幼兒腹瀉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,家長常犯一些治療誤區,其實應對腹瀉問題應該對癥下藥,還有注意飲食等。具體該如何處理?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相關的資料,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睹為快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兒腹瀉的應對策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要不要更換奶粉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寶腹瀉是否因牛奶過敏而引起的拉肚子,家長不宜自行判斷,以為是奶粉不合而更換品牌。因為有許多幼兒腹瀉是由于食物受到病毒或細菌污染所引起的,更換品牌是無法改善寶寶的腹瀉情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補充水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歲內的寶寶腹瀉,可每天補充淡鹽水50-100毫升,大于2歲者,盡量多飲,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,以預防脫水。若孩子已出 現脫水癥狀,應立即去醫院就診,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母乳喂養可防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母乳是上天賜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。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,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 消化和吸收,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,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,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及時送院治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發現寶寶有腹瀉的情況時,除了送醫院檢查診斷外,并注意寶寶是否有因拉肚子,而產生脫水或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的現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不含乳糖的配方,對病情會有所幫忙。配合醫生及營養師指導,適時適量添加輔食,這樣,除了供給適量的營養成分,也有助于消化及排便的正?;?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寶排便顏色異常,有疑問要隨時請教小兒科或新生兒科醫生,及早發現問題,及早治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增強體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,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,注意小兒體格鍛煉,增強體質,提高機體抵抗力,避免感染各種疾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請勿濫用抗生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,或者由于飲食不當引起。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,抗菌藥物不但無效,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,引起菌群紊亂,加重腹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兒腹瀉的常見藥物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細菌感染性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起腹瀉最主要的病原菌為大腸桿菌?;純褐饕憩F為發熱、腹瀉,大便檢驗有白細胞,主要發生在夏季。主要使用對腸道感染有效的抗菌藥物、微生態制劑、腸黏膜保護藥。一般治療1周,大便檢查正??梢酝K?。輔助治療為退熱及液體療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細菌性痢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,大便通常帶有黏液,伴有發熱、腹痛及里急后重。 嚴重的中毒型痢疾可以出現高熱、驚厥、神志障礙,尤其小嬰兒,反而沒有或輕度腹痛、腹瀉。痢疾患兒大便檢驗包可表現以白細胞為主,也會有紅細胞,與大腸桿菌腸炎只有通過大便培養可以鑒別。治療上基本相同。腸道感染多采用口服抗菌藥,如阿莫西林、頭孢克洛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病毒性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常在秋季發作,由病毒引起,常見于6個月-2歲的嬰幼兒。臨床試驗證明西咪替丁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小兒秋季腹瀉,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,有效緩解癥狀,縮短治療時間,并且安全性較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抗生素相關性腸炎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由于某些疾病需要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,而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導致的腹瀉。應考慮條件致病 菌,如難辨梭狀芽孢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真菌等所致的腸炎。難辨梭狀芽孢桿菌腸炎大便為水樣,可伴有發熱、腹痛等,嚴重者大便排出膜狀物,稱為假膜性腸炎。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大便為水樣,呈暗綠色似海水,有腥臭味,常伴專感染中毒癥狀。真菌性腸炎大便為水樣,泡沫多,有時為豆腐渣樣。一般停用抗菌藥物可 以緩解。為了預防和治療這種菌群失調,可以早期使用微生態制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嬰幼兒期由于添加輔食過快過多,也容易引起食物消化不良的腹瀉。這種腹瀉大便次數不會 太多,也不容易引起脫水,只需適當調節飲食即可,不必使用止瀉藥物。較大的幾童自制力較差,不能控制飲食,常因飲食不當,暴飲暴食,過量的食物在腸道存積,吸收大量腸液,可導致腹瀉。這種腹瀉常伴有嘔吐,多數是將這些食物嘔吐或排泄出就可以緩解,不需要特殊藥物治療。如果不能進食,伴有脫水可以補液治 療,也可以用微生態制劑,有助于腸道功能恢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、腸道外疾病引起的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于兒童來講,即使是腸道外疾病,如肺炎、腦膜炎等也可以出現腹瀉;還有些全身感染,如敗血癥,也會并發腸道感染,大便也可以出現紅細胞和白細胞,全身抗感染治療的同時,可以應用腸黏膜保護藥和微生態制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、慢性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長期慢性腹瀉病因較多,有腸道感染控制不好或反復感染,還有消化酶類缺乏,腸道菌群不健全等,治療首先要了解腹瀉病因,進行病因治療,可以給予微生態制劑恢復胃腸功能,必要時可選用收斂藥、吸著藥。長期腹瀉導致營養物質丟失,引起營養不良,應及時補充維生素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、過敏性腹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過敏性腹瀉多與食物過敏有關,也常伴有其他部位的過敏表現,如食用某種食物或藥物就會出現腹瀉,同時伴有過敏性皮疹,就應該考慮過敏性腹瀉,治療主要是停用過敏的食物或藥物,可用抗過敏藥物治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兒腹瀉常見的治療誤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寶寶一拉稀,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學觀察: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,馬上會使用藥物,這些藥物來自: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;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。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。事實上,每一次腹瀉的癥狀、病因、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,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。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!而且,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,換了一種又一種,白白花錢,孩子受罪。瀉是結果,不是病因,所以應治本,不是僅僅止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拉稀是病從口入,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學觀察: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,更不能限制飲水。嬰幼兒正處于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,腹瀉的孩子已經丟失了養分,再禁食禁水豈不是雪上加霜。許多腹瀉孩子往往由于處理不當,導致“饑餓性腹瀉”的發生。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寶寶高燒急死人,拉稀跑肚小毛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學觀察:父母可不要小瞧幾泡稀,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,而電解質是維系人體血漿容量必不可少的,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的物質基礎,水對人體的作用就更重要了,嬰幼兒嚴重脫水可導致生命危險。相反,高燒是嬰幼兒對抗疾病的一種機制,并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可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、習慣叫腸炎,既然有“炎”就應該吃抗菌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學觀察: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。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。嬰兒腸道內非致病菌群數目少,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統,腸道內環境不穩定,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壞,一旦內環境遭到破壞,不易恢復。所以,只有經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才需要抗菌素,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、治療腹瀉,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學觀察: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,藥物并不是最重要的,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。食物療法、口服補液、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尤其是,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,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并不理想??偠灾?,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,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、寶寶拉稀,就一定是病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學觀察:嬰幼兒,尤其是小嬰兒,非“病”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。如: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,也比較稀,這不是腹瀉。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,比如吃了油膩的或涼的食品、啤酒等,或母親外出回來后馬上給孩子喂奶,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,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了,立刻就打針、吃藥,要等一等,看一看,是否由母乳造成的,或許拉一次兩次就很快好轉了。此外,在添加嬰幼兒輔食過程中,嬰兒的大便可能變得發綠、發稀,有奶瓣,次數偏多,這不是腹瀉病,可能是對新的輔食不適應。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添加,會很快好轉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兒腹瀉的有效應對方法有哪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嬰幼兒腹瀉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,家長常犯一些治療誤區,其實應對腹瀉問題應該對癥下藥,還有注意飲食等。具體該如何處理?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相關的資料,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度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熱門標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4891 chinese中年熟妇free